发布日期:2024-10-29 18:45 点击次数:179
一、核电进入加速发展期
事件1: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业示范工程日前圆满通过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事件2:2023年12月29日央视新闻报道,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金七门核电项目1、2号机组(中核、华龙一号),太平岭核电二期工程3、4号机组(中广核、华龙一号)。会议强调了核电安全极端重要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和要求,稳步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加强全链条全领域安全监管,确保绝对安全、万无一失。要进一步加大核电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核电装备及相关产业竞争力。
二、热点解读
(1)高温气冷堆具备固有安全性、高温多用途、模块化三大优势,预计未来随着高温气冷堆技术的商运推广,将对产业链形成较强的拉动作用。高温气冷反应堆安全性远高于传统三代核电站,同时在发电、热电联产、高温供热、核能制氢等领域商业化应用前景高于其他四代反应堆堆型。根据北极星电力网,目前国内有包括山东海阳辛安项目、江苏徐圩核能供热示范项目及中核东华茂名绿能项目共10台高温气冷堆项目储备,随着石岛湾示范工程投入商运,储备项目有望于近期启动建设。该项目设备国产化率达93.4%,研发首台(套)设备2200余台、世界首创型设备超660台。
此次示范工程投产,对促进我国核电安全发展、提升我国核电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通过集中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示范工程成功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研发了高温气冷堆特有的调试运行六大关键核心技术,巩固了我国在高温气冷堆先进核电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随着未来高温气冷堆项目有望加速落地,国产高温气冷堆有望出海,为行业带来增量,目前中国已与沙特、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高温气冷堆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助推高温气冷堆项目在海外的商业化推广。
(2)我国首次连续两年核准10台,表明我国核电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据国信证券分析,当前中国大陆现有在运核电机组55台、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2台,预计核电后续将按照每年6-10台常态化核准节奏,延续快速发展趋势。从历史情况来看,2008/2009/2010核准新机组14/6/6台,其中2008年为近年来历史最高;受福岛事故影响,2012-2018年期间仅2015年审批8台;在核电三代技术成熟+双碳背景下,核电于2019年重启,2019-2023年核准新机组4/4/5/10/10台,其中2021年核准5台机组(包括4台华龙一号和1台小型堆),2022年4月,国家新核准了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三个核电新项目,共6台机组,之后国家再次核准广东廉江一期、福建漳州二期共4台机组,2022年新核准机组已达10台,创近年来新高,2023年7月国家核准6台三代核电机组,从采用的技术来看,宁德5、6号机组、石岛湾扩建1、2号机组均采用华龙一号技术,徐大堡1、2号机组采用CAP1000;2023年12月,国家再次核准4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分别为中核金七门核电项目1、2号机组,中广核太平岭核电二期工程3、4号机组,2023年共核准10台核电机组。
2021年以来,国内核电行业利好消息不断,目前在碳中和、碳达峰大背景下,结合国内电力供应紧张、新能源发电稳定性有待提升,核电行业景气度预期持续向好,预期十四五期间有望每年核准8-10台。
(3)核电发展再次迎来历史机遇期。为充分发挥核电碳减排的作用和能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核电的装机比重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均明确指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同时政策规划开展三代核电技术优化研究、小堆、高温气冷堆等技术研究,推动核电国际合作等多项助力核电发展纲要。据测算,2060年电力系统要实现碳中和,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应达到90%以上,核电发电量应接近20%。“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开展山东海阳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为我国核能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赛道,下一步,核能还需要在电力调峰、核能制氢、核能供汽、核能供暖、海水淡化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广州配资平台
Powered by 炒股配资网址_配资一流股票配资门户_十大杠杆炒股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